和中国最早的西医院——178年前诞生于广州的“眼科医局”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日迎来堪称新的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月16日下午,在印度海德拉巴第28届亚太眼科学会(Asia-Pacific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以下简称APAO)年会开幕前夕,根据 APAO理事会全体成员投票结果,APAO永久会址和秘书处将于2015年搬迁至中国广州,落户将在2014年底落成的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
在1月17日举行的第28届APAO年会开幕式上,APAO主席Frank Matin教授宣布了上述消息,他认为,这将令亚太眼科学会迎来一个跨越发展的新纪元。
“APAO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医学学术组织,这不仅是对我国眼科学发展进步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眼科学国际化开放程度的肯定。”在2月4日中山眼科中心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心主任、眼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奕志说这番话时语调中充满着自豪与自信。
据了解,APAO理事会选择中国广州作为永久会址的所在地,主要是考虑到申办单位的科研学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以及所在城市的地理优势、国际运输网络及综合发展实力。
刘奕志介绍,近年来,我国眼科医师队伍数量不断壮大,眼科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已拥有超过25000名国内注册眼科医生。中华眼科学会也逐年扩大了与国际眼科学界的联系,主持召开过多次国际眼科学术会议,推动中国眼科界的国际化进程,并于2004年、2005年先后成为国际眼科学会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n of Ophthalmic Societies,简称IFOS)和亚太眼科学会(APAO)的成员。在2012年韩国釜山举行的第27届APAO年会上,已明确宣布2015年第30届APAO年会将在中国广州举行。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第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历经近5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眼科中心,是我国首批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是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连续三次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是我国首批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心在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激光近视眼矫正手术、角膜形态学、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系列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我国眼科学界不断国际化的过程中,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龙头的广东眼科学界也主动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空间,使广东眼科进一步得到国际社会肯定。中山眼科中心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眼科学界建立并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双边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和提升中山眼科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APAO前任总秘书长、候任主席林顺潮教授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特聘教授,中组部创新类“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是APAO理事和公共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明光教授是APAO副秘书长,这将有利于APAO永久会址和秘书处从香港迁往广州的平稳过渡和运营。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835年由美国传教士医师伯驾(Peter Parker)创办的中国最早的西医院——眼科医局,它是博济医院的前身,而博济医院又是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前身。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两个医学院的眼科合并为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4年,光华医学院眼科也并入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6年,随着华南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眼科教研组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7年,又更名为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组。在此基础上,1965年10月,陈耀真教授、毛文书教授等创办成立了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这是第一间中国高等院校附属眼科医院。1983年6月,中山医学院中山眼科中心成立,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这是我国第一间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1985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眼科视光学系挂牌成立,中山眼科中心进一步发展成为所、院、办、系四位一体的眼科中心;2001年10月,随着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的强强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APAO
APAO是由包括中华眼科学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眼科学会等19个成员国眼科专业学会组成的亚太区域性眼科专业组织,是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推动和提高成员国的眼科发展水平,尤其是推动国际化的眼科教育。目前的APAO会址和秘书处所在地位于中国香港。APAO年会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眼科界学术会议,每年举办一次,评选表彰亚洲地区眼科学研究者、医务工作者,共同研讨眼科疾病的防治及眼科领域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在香港、北京和海德拉巴的大会,均有超过100个国家的1万多名眼科专业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加会议。
亚太眼科学会永久落户广州
经过亚太眼科学会(APAO)理事会全体成员的投票,永久会址和秘书处将于2015年搬迁至中国广州,落户在于2014年底落成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这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医学学术组织。
据了解,APAO选择广州作为永久会址,主要是考虑到其科研学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以及城市的地理优势、国际运输网络及综合发展实力。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眼科界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我国眼科国际化的进程,推动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
为何选在广州
亚太地区人口数量占全世界一半以上,视觉障碍患者也超过半数。APAO是由中华眼科学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眼科学会等19个成员国眼科专业学会组成的亚太区域性眼科专业组织,是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推动和提高成员国的眼科发展水平,尤其是推动国际化的眼科教育。以往,APAO的会址是根据选举出的秘书长所在地而随迁的,目前的会址和秘书处设在中国香港。“秘书长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学会秘书处就在哪里,这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学术的交流。”APAO前任总秘书长、候任主席林顺潮说。
2013年1月16日,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的第28届APAO年会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是就永久会址和秘书处所在地投票。结果,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从3个投标者(包括新加坡、香港)中脱颖而出。记者了解到,广州能胜出,主要有三方面优势:首先,从总部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广州的经济基础条件、社会基础条件、商务服务、科研环境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位于全国前列。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形成了环市东CBD、天河北―体育中心商务区、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等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相对成熟的三大总部经济板块。美国《财富》杂志的调查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首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其次,从地缘优势的角度来看,广州毗邻港澳,辐射东南亚,处于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具有突出的地缘优势;交通和公共设施便利,有全国第二大机场,每年国际乘客3100多万,来往100多个国家。第三,从人才优势的角度来看,广州拥有发展总部经济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和开放式的知识创新氛围,广州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可以满足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的特定需要。
推动眼科国际化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介绍,该中心珠江新城院区主体建筑于2014年底落成,其9层高的科研大楼中,将有318平米提供给APAO作为永久会址。与此同时,2015年第30届APAO年会也将在广州举行,评选表彰亚洲地区眼科学研究者、医务工作者,共同研讨眼科疾病的防治及眼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届时,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万多名眼科专业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加会议,其中国际水平的专家超过1000人。
近年来,我国眼科医师队伍数量不断壮大,眼科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至目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已拥有超过25000名国内注册眼科医生。近年来,中华眼科学会逐年扩大了与国际眼科学界的联系,主持召开过多次国际眼科学术会议,推动了中国眼科界的国际化进程,中华眼科学会于2004年、2005年先后成为国际眼科学会联盟和APAO的成员。APAO永久会址落户,将进一步密切中国眼科医师与国际眼科学界的联系,推动眼科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常态化,扩大我国眼科医师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提高我国眼科学术水平,从而使老百姓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优质眼科医疗服务。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第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历经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眼科中心,是我国首批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是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连续三次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是我国首批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目前,中山大学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2010年,该校进入世界前1%行列的学科数已达到9个领域,这一数量在全国并列第五。此次APAO永久会址落户中山大学,不仅将推动眼科学的学科发展和国际化进程,还将推动中山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