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6月6日是全国第二十五届爱眼日。新眼光团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进行“关爱老人视健康活动”为慈心养老院的老人们送去夏日清凉与双眼关爱。 ▲老人们手持“夏日清凉神器”——花露水 一张眼底照片让老人们打开了了解自身病灶的窗口也同时树立了他们对于视健康的关注意识。老人们大大感叹“科技改变生活,时代变了,一切方便了。” ▲清晰的眼底照片 “通过便捷筛查来了解病情”一改往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看病模式,况且多数情况下,当老人们感到眼睛疼痛才去看病为时已晚。AI技术的革新,让高质量筛查、高效检测走进生活防患于未然,而便携式眼底相机让老人们身在敬老院也能感受到眼科的专业筛查可谓便利与专业两全其美。 眼底检查与预防糖尿病致盲 今年的爱眼日主题为“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口号中提到了眼底检查与预防糖尿病致盲。 数据资料 在中国罹患糖尿病患者约有1.298亿人。庞大的患病人群中,自我上报和新诊断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0%和6.8%。也就是说。约有一半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患病率为24.7%~37.5%。按此估算,我国糖网患者在3200万~4800万,且随着糖尿病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一般而言,到了晚期,糖网患者将几近失明,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由于糖网严重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有逐渐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及时筛查、及时了解病情,患者从眼底相片中得直观反馈从而积极治疗,医患的配合也会变得更好。漫长的病情发展期用眼底相片跟踪病情发展,随时监控及时调整。 新眼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倾力研发的便携式眼底相机为糖网筛查提供便捷。 新眼光“便携式眼底相机” 壹、精准AI筛查清晰了解病灶与病情发展阶段 糖网发展 4个阶段 1、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一般这个时期患者没有任何感觉。 2、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随着病情发展,视网膜出现渗出、部分营养视网膜的血管出现闭塞 3、重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闭塞血管大量增加,视网膜出现大面积无灌注区域。视网膜受损区域增加分泌促进新生血管生长的各种生长因子。 4、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在这个阶段,视网膜受损区域会代偿性生长出大量新生血管以增加对视网膜的供养,这些新生血管生长状况异常,同时结构脆弱,一旦破裂,就会让患者的视力严重下降,更有甚者,甚至会导致患者失明。 ▲精准多维的AI数据平台 AI技术,采用精准算法以人工智能影像技术应用于医疗诊断。拍一张眼底照片立刻识别出患者所处的糖网阶段。为下一步治疗争分夺秒。 贰、便携设备多场景使用便利医生与病患 便携式眼底相机净重为450g,重量相当于一瓶矿泉水。轻盈的设备也决定了它与固定台式机的使用差别。以往病人排队等候拍眼底照片,耗时耗力以仪器为中心的看病模式将被打破。 ▲便携式眼底照相机加固定底座 “便携式”让移动医疗成为可能,“以患者为中心”的新模式也将更受到患者的欢迎。 以下这些病例也可使用新眼光便携式眼底照相机 a)卧病在床患者、院外患者以及行动不便者 b) 体重2.5kg以下的早产儿ROP检查 c) 脑科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脑科手术后的脑神经水肿实时监控 可见便携式眼底相机并不仅仅便利了糖网患者,它也同时为其它有眼部病症的疾病提供筛查的可能。在医疗设备的研发中新眼光坚持“以患者为本,优化减轻医者工作流程,高效看病为宗旨”。 叁、及时信息报告+远程阅片让重病患者得到更好救治 在糖网患者中我们不能忽视了处于偏远地区、低收入人群的存在。看病难对他们来说是真切体会。通过远程阅片极大便利了重病患者,各地医生轻松异地阅片、会诊,最终给予患者最优治疗方案。 ▲医生会诊远程阅片 肆、连接适配器变身台式机 除了检查眼底,对于有全眼检查需求的患者(角膜、虹膜、晶体的检查需求),医院可将便携式眼底照相机连接裂隙灯适配器,轻松完成设备从便携至台式的转换。实现功能拓展。 ▲便携式眼底照相机连接台式机 新眼光展望未来 如今新眼光在AI领域的探索步伐并未停滞,便携式眼底相机在成熟开发了对于糖网的全面筛查之后,对于青光眼的筛查与白内障的筛查也已处于试验阶段。将来更多的眼底病症都能通过便携式眼底照相机“一照筛查”最大程度上避免病而不知的状态。 6.6爱眼日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身处信息时代人人难逃长时用眼,对双眼的关爱日是一种提示与警醒,而对于研发眼科医疗器械的新眼光来说这个节日更意味着一份重任与托付。便携式眼底照相机真正做到让医疗数字化。站在AI时代的变革浪潮中,让物理世界和虚拟信息世界高效互动,掌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