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066-8505
眼健康大数据平台       投资者关系       EN
新眼光:小处着眼,造医疗设备数字化蓝海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新眼光:小处着眼,造医疗设备数字化蓝海

 

 

新眼光

从成立到进入新三板,到现今的飞跃式发展,上海新眼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眼光”)从眼科成像设备局部数码化改造入手,一举觅到了医疗设备数字化“蓝海”,进而延伸产业链,整合技术、渠道、品牌,覆盖医疗成像设备细分市场,创造了依靠新技术研发投产和技术产业化迅速赢得市场亲睐的又一传奇故事。

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企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投资、医疗设备改造、眼科数字化新型设备开发、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小处着眼 

正如数码相机是胶片相机的产品替代一样,在医疗器械上也出现过同样的情况。以前,医疗眼底相机沿用胶片成像,随着医疗数字化的推进,绝大多数医疗眼科设备需要转为数码成像。如此一来,旧设备全部报废,而新机器的费用大约为每台50万元,对于医院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新眼光仅仅花了一年时间,便找到了一种既节省又能实现数码换代的方法,即“局部数码化”,完成将胶片的眼底照相机直接改造成数码相机的“革命”,推动行业的速度发展。

医疗影像设备数字化改造服务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和投产,是新眼光发展的主要方向,让医疗数字化是新眼光的成长理念。这家坐落在同济大学科技园内的医疗器械公司,在觅得“局部数码化”这片蓝海后,不忘特别成立一批在眼科和光、机、电方面资深的专家教授,将已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更广泛地应用到旧仪器改造升级以及新型设备仪器的研制中,保证更好地为医院提供售后服务。

时至今日,新眼光已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医疗影像设备数字化改造服务提供商。2006年打响的科研第一枪,也收获了市场对其的肯定。成立仅一年,便获得上海市高科技企业称号,拥有软件著作权3项,成为该领域内一颗闪闪发光的新星。紧接着2008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新眼光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申请专利、著作权13项,获得了“2008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杨浦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鼎元资金)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类资金资助、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项目编号:201001025)”、并获得“杨浦区科技小巨人”荣誉称号。

 

延伸产业链

然而,当时的新眼光的发展并不止步于此,在眼科设备数码改造的基础之上,它马不停蹄地开始延伸产业链。手术显微镜录像系统成为新眼光的第二个目标。据了解,原来的手术显微镜只有手术医生一个人可见,而新眼光提供的手术录像设备达到2000万像素,可以全程高清跟拍整个手术过程,而不是过去手术医生一个人的录像,这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度,又能降低医疗纠纷概率。

除此而外,新眼光而后陆续开发了裂隙灯数字影像系统、眼科WIFI-HD-PACS无限高清传输系统等,不断延伸产业链。以裂隙灯为例,它是医院成立眼科必备的检查设备。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12000台、全世界有约50000台尚未改造。以每台改造价格3万元计算,裂隙灯的市场价值为15亿元。眼科PACS每台设备价格在10000元,服务器价格为20000元,以每家医院采购30-50台设备,总价约为40万元人民币,每年还可以收取10%的服务费用。正是看到了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2012年12月,新眼光收购一家医学软件公司,从单一科室产品全面发展到几十款产品,诠释了其独到的发展眼光。

2011年,新眼光成立了外科部主营“数字化手术室”项目。在医疗数字化的多年努力,新眼光获得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软件企业、上海市发明创新二等奖、2012年第六届上海“奇士杯”科技企业创新奖、2012年度上海市明星软件企业、2012创业周优秀成长企业创业奖、2012年上海市诚信创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2013年杨浦区博士后创新基地、2013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优胜企业等荣誉。近年研发的《眼底数字化影像系统》、《手术显微镜录像系统》、《裂隙灯数字化影像系统》、《新眼光手术3D立体录像系统V1.0》等多项软件均荣获软件著作权,目前公司软件著作权25件,外观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此外,公司还拥有独立的研发场地,并和上海市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达成合作,共享研发测试设备,大大提高了科研的速度,为实现医疗数字化提供了雄厚的实力。技术上的成熟促进了产品的产业化实现,为投产以及拓展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开端。目前,新眼光已成功拓展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以上海为核心向外辐射,在全国成立了5家分公司,发展代理商50多家;国际市场上建立了包括亚洲、欧洲、美洲在内的分销合作伙伴,并与全球著名跨国集团在技术、市场、服务等领域建立了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新眼光成功服务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等著名医院,产品经过临床验证,获得医院和患者好评。

2012年9月7日,上海新眼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其传奇般的IPO经历,演绎了高科技企业腾飞发展的别样神话。

 

创新与营销双向标

作为医疗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新眼光已经具备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市场前景以及影响力,谈及未来的发展,负责人表示,“技术和市场的双向合力一直是新眼光的的努力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坚持在这两条路上走下去。”

据介绍,在技术上,新眼光在保持和发展现有技术产品的基础上将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探索国际先进技术,坚持参与国内外本技术领域的各种技术交流沟通会,继续引进人才,坚持走在本技术领域的前沿。不仅如此,在市场上,在新眼光未来两年的发展计划中将增加国内的办事处和国外的代理商,加强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未来,进入小型眼科医疗设备主机领域,将成为其发展的另一片蓝海。

实际上,在新眼光发展过程中,加强与政府的联系引进人才也是推动其发展不可少的部分。对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新眼光而言,创新亦包含了研发人员的创新。据了解,目前公司的研发人员已有25人,这样的数量在新眼光看来,在未来新的市场争夺中略显后劲不足。为此,新眼光已经着力扩大产学研长期战略合作,与知名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密切联系产学研项目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加强企业技术转移实力,进一步将企业自主创新产品转化成生产力,注重对新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扩大产品结构。

正是因为这些,成长中的新眼光逐渐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公司的第一次成功招商引资始于2011年8月,彼时,通过积极的资本运作成功引进上海大学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创业接力投资中心5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正因为有了良好的开端,势头一片大好。2012年6月,获得杨浦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鼎元资金)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类资金资助。2013年12月,新眼光再次获得北京鼎晖等三家企业的3100万元投资款,保证了公司发展的资金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2016年,公司将有望整体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对于新眼光来说,虽然从“局部数码化”打入医疗数字化的领域,但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持续创新和融资,实现自我良性循环,带动行业整体的发展,推动中国制造的崛起。